• 新闻中心

2025年脑病学术年会在长沙举办:推动中西医融合创新,提升脑病防治水平

2025年9月19日至20日,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中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和新进展高级研修班在长沙举办。本次会议由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脑病专委会及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承办。来自全省及全国多地脑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临床医生及科研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脑病中西医结合诊疗的最新进展与发展方向。


9月19日,脑病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会议举行。医院党委书记段云峰出席会议并致辞,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宁泽璞主持会议。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和青年委员。医院党委委员、常务副院长伍大华连任主任委员。

段云峰在致辞中介绍了我院脑病学科的基本情况,并对专委会提出了三点期待:一是做“学科融合”的推动者,打破中西医壁垒,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脑病诊疗“新范式”;二是做“基层赋能”的践行者,让偏远地区患者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三是做“创新转化”的引领者,加快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让更多湖湘百姓受益于中医药创新成果。

伍大华在就职发言中表示,将继续团结全省脑病防治力量,推动中西医结合脑病诊疗的规范化、科学化,提升湖南脑病防治整体水平。她强调,未来将从三个方面重点推进工作:一是加强专业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二是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青年医师的中西医结合能力提升;三是推动科研创新,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提升脑病诊疗的科研水平和临床疗效。

 

9月20日,大会正式开幕。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肿瘤研究所副所长王其美主持会议。宁泽璞宣读了第二届脑病专业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批复文件,并举行了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证书颁发仪式。

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院蔡业峰致辞,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共建高水平研究平台,依托专委会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提升脑病诊治能力;二是共育中西医结合脑病临床科研一体化人才,通过名医传承、重大项目合作等方式培养青年骨干;三是凝聚专业力量,共享优质医疗资源,整合专家、科研和临床资源,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惠及偏远地区患者。

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党的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葛金文教授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脑病专业委员会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强调要继续以“学术交流”和“综合服务”双平台建设为目标,推动脑病诊疗的临床与科研协同创新。

开幕式上还进行了《脑病经方应用集萃》新书发布仪式。该书是一部专注于脑病常用经方的综合性专著,系统梳理了22种常见、疑难及重大脑病的经方诊治应用。书中汇集了省级以上名中医和教授的临床经验与典型医案,详细阐述经方的组成、用药分析、随症加减等内容,并结合临床与现代基础研究,阐明其作用机制,为经方的现代应用提供循证医学和生物学依据。该书的出版,将为广大医学研究者、临床医生及相关专业人士提供权威、系统的参考。


学术环节邀请国内多位知名专家作了14场学术报告,内容涵盖脑病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临床诊疗的最新进展。岐黄学者、湖北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王平教授,伍大华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陆征宇教授,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敖强教授,广东省中医院脑病科赵敏教授等分别就《中医经典里的健康智慧及应用》《基于“脑髓理论”从肾论治血管性痴呆》《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脑能量代谢障碍机制及中西医干预策略》《基于多场景神经损伤研发不同构型的组织特异性神经修复材料》《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中西医研究的进展与探索》等作学术报告。各位专家的报告内容翔实、观点新颖,既有理论深度,又具临床指导价值,现场交流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本次年会内容充实、前沿实用,既有中医经典理论的深度挖掘,又有现代医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充分体现了中西医结合在脑病防治中的独特优势。年会为湖南省脑病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中西医结合脑病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并将持续促进中西医深度融合,助力提升脑病诊疗的整体水平。

(供稿:脑病专业委员会 谢乐 孙雄星 唐旭坤)

0.0155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