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赋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走进娄底、湘西、张家界
金秋十月,中医药惠民之风吹遍三湘四水。2025年10月下旬,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先后在娄底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成功举办“赋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系列行动,以学术引领、技术下沉、文化赋能为抓手,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直达基层,助力健康湖南建设。

三站接力联动,构建基层服务新格局
本次提升行动采用“三站接力、多点覆盖”的组织模式,高效串联湘中与湘西地区。10月23日至25日,行动首站走进娄底市,覆盖娄底市中医医院与双峰县中医院。10月24日至26日,行动第二站深入湘西州与张家界市。本次活动首次与湖南省老年保健协会合作,采用“双城联动”模式,覆盖湘西州民族中医院、泸溪县民族中医院和张家界市中医医院。活动共集结22位省级名医专家,通过“启动仪式+专题讲座+联合义诊+经方捐赠”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以市带县、多城联动”,初步形成区域协同、资源共享的赋能基层中医药发展新格局。
学术技术并重,激活基层发展新引擎
活动以“学术赋能”与“技术赋能”为核心抓手,切实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内涵。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郭子华在启动仪式上强调,基层是中医药服务体系的根基,提升基层能力是落实中医药强省战略的关键举措。他表示,学会始终致力于发挥桥梁与平台作用,通过“三张名片”——学术名片、技术名片、文化名片,让经典名方名医验方播撒基层,系统赋能基层中医药发展。
在娄底,郭子华会长提出“专家团队做播种机、基层单位做攀登者、社会各界做助力器”的倡议。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葛金文教授作《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基层中医医院专科建设的思考》专题报告,为基层专科建设指明路径;在湘西,会长进一步指出,要通过“资源整合深化”与“工作机制创新”,打破资源壁垒,推动民族地区中医药振兴。邵湘宁教授围绕《懂健康知识,做健康老人》开展“湖湘中医大讲堂”,内容贴近群众需求。同期,卜献春教授讲授《从2型糖尿病的治疗看中西医结合(协同)的优势》,喻斌教授解析《柴胡疏肝散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从慢病管理到经典方剂应用,为基层医师提供了实用的诊疗思路。在张家界市,仇湘中教授以《从肝虚络痹论治筋骨疼痛疾病的诊疗思维》为题,深入剖析筋骨类疾病的诊治要点;张涤教授则带来《传承中医智慧 护佑儿童健康》,分享儿科常见病的中医防治经验,深受基层医务人员欢迎。三站五地多学科专家联合开展义诊带教,累计接诊逾2000人次,并在双峰、泸溪等地推动“名医工作室”机制落地,实现从“一次活动”到“长期帮扶”的服务升级,有效强化了基层“造血”功能。

惠民成效显著,书写中医药暖心答卷
“在家门口就能看到省里专家,真是既放心又暖心!”娄底市民的感慨道出了基层群众的共同心声。本次系列活动是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贯彻落实《中医药服务“基层惠民”行动实施方案》的生动实践。不仅将省级优质医疗资源直接送至群众身边,更通过《湖湘常见病多发病经方验方集》捐赠、教学查房、实操带教等形式,强化了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文化基础与技术底蕴。
此次“赋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是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深入落实全省“基层惠民”部署、服务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实践。通过跨区域、多层次的资源整合与机制创新,行动不仅提升了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与专业性,也为构建覆盖城乡、高效协同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供了有益示范,为实现“健康湖南”与“健康中国”目标贡献了学会力量。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