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引中西急诊潮 慧行三湘诊疗路——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圆满落幕
2025年11月22日,为期三天的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急诊危重症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在湖南怀化圆满收官。本次大会由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与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联合承办,以“智引中西急诊潮,慧行三湘诊疗路”为核心主题,汇聚百余位省内外急诊医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及各地市级一线医护人员,通过多维度学术交流、实操技能培训与实战案例竞技,为湖南乃至全国急诊医学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1月20日,大会开幕式如期举行。怀化市人民政府向汝莲副市长、我会刘振宇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会长赵晓东教授、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候任主委张国强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专业委员会主委李海林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党委书记柴湘平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院长吴畏教授、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书记谭力铭教授、急诊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李小刚教授及大会主席李湘民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嘉宾们围绕急诊医学创新发展、中西医协同诊疗及基层医疗赋能等核心议题建言献策。
学术交流:多会场全覆盖,前沿与实用兼具
作为一场兼具前沿性与实用性的学术盛宴,大会精心设置12个分会场,覆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动物致伤与中毒、重症感染、急救复苏、中西协同、创伤外科等关键领域,构建起全链条、广覆盖的学术交流体系。
主会场内,权威专家分享重磅成果:赵晓东教授深入剖析心肺复苏现状与未来突破方向,提出“精准复苏、个体化干预”的创新理念;张国强教授结合丰富临床实例,细致解读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要点;李海林教授对《中国成人心搏骤停后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25)》进行深度解读,为临床规范诊疗提供权威依据;柴湘平教授分享急性中毒多学科协同救治体系建设经验,其打造的区域中毒救治高地模式获得广泛认可;李湘民教授围绕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诊治策略展开阐述,给出针对性临床解决方案。

分会场研讨亮点纷呈,各领域权威专家齐聚分享专业灼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旭锋教授探讨ECMO药物合理使用要点,为重症患者体外生命支持提供用药参考;武汉协和医院赵刚教授解析隐匿性腹部损伤的诊治难点与应对策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潘曙明教授阐述急诊高质量发展目标与实践路径;湖南省直中医院郭文龙教授分享脓毒症脑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融合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技术;创伤外科专场中,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张晓海教授、贵州省人民医院张磊冰教授等专家,围绕颅脑创伤救治新策略、创伤“可预防性死亡”阻断等内容展开深入研讨,为创伤急诊救治提供新思路。

实操竞技:技能培训与案例比拼双驱动
技能实操与实战竞技成为本次大会的一大特色。会议开设浮针疗法、无痛拨筋点穴、机械通气呼吸力学监测及急诊快反团队情景模拟4个特色工作坊,采用“理论授课+实操演示”的模式,实现技能标准化培训全覆盖。其中,浮针疗法工作坊现场演示急性腰扭伤、过敏性哮喘急性发作等病症的实操技巧;机械通气工作坊聚焦呼吸力学监测核心技能,助力医护人员提升重症患者呼吸支持水平。
同期举办的第二届“湘杏杯”系列赛事同样精彩纷呈,包括急危重症中西医结合临床真实案例比赛、护理个案比赛及第十一届中青年危重症疑难病例演讲比赛。参赛选手围绕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救治、蛇咬伤继发坏死性筋膜炎诊疗等实战案例同台竞技,充分展现了湖南急诊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诊疗智慧。开幕式期间,大会为获奖选手隆重颁奖,表彰其在临床实践与学术探索中的优异表现。
共识凝聚:谋学科发展,筑健康防线
会议期间,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及护理学组会议同步召开。与会代表围绕学科建设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护理质量提升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最终达成多项共识,为后续急诊医学学科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明确了方向。
大会主席李湘民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本次年会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实现了急诊医学前沿理念与实用技术的高效传播,为中西医结合急诊救治模式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参会代表纷纷表示,将把会议所学转化为临床实践动力,进一步提升急诊救治能力,为保障群众生命健康筑牢安全防线。此次盛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跨区域、跨学科的急诊医学交流平台,更推动湖南急诊医学事业向中西医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度稳步迈进。
(供稿: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
新闻中心